ISO14000環境管理系列標準是國際標準化相繼ISO9000質量管理和質量保證體系標準之后推出的又一套重要的管理標準。它的首批5個標準發布后,立即受到各國的普遍重視,在全球形成了一定實施ISO14000標準、進行環境管理體系認證的熱潮。我國政府也十分重視ISO14000標準的實施,在ISO14000首批5個標準發布的當年,即等同轉化為我國國家標準,并經國務院批準,組建了中國環境管理體系認證指導委員會。環境管理體系認證工作積極、穩步、健康地開展,全國已有100多家企業通過認證。
從發展趨勢看,人們逐步認識到,再也不能用那種高消耗、高投入、高污染的方式發展經濟,而必須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注重環境與經濟發展相協調,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的持續支持能力相適應。人們對加強環境保護和環境管理的意識逐步增強,“綠色”成為人們追求的目標。ISO14000標準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上產生的。
ISO14000標準對國際貿易最直接的影響是對產品市場準入的影響。目前有些國家的政府部門和企業已經實施ISO14000提出要求,例如美國能源部要求其所有合約廠家必須在1998年9月底前通過ISO14000認證,否則將取消合約。毫無疑問,獲準認證的企業顯然占有市場優勢。ISO14000對國際貿易的影響是巨大的,通過ISO14000認證將成為進入國際市場的準入證。機電產品是我國出口的主導產品,必須早作準備。
按照ISO14000標準建立的環境管理體系,有助于企業提高管理水平,減少能源和資源的消耗,降低成本,提高經濟效益;改善和提高產品的環境性能,實現污染預防,減少環境風險;改善企業形象,消除貿易壁壘,擴大出口,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能力。
一個先進的機電產品,不但應當妥善處理它在制造過程中對環境的影響,也應當妥善考慮它在運行過程中甚至報廢處置時的環境性能,當前機電產品還遠遠達不到這個要求。首先,機電產品在制造過程中,資源能源消耗還比較好,而且會產生各種形式的污染,其次,機電產品在投入運行后,依然是消耗能源的大戶,并很容易成為產生污染的重要源頭。因此,在機電行業中推行ISO14000標準,既是國民經濟發展的必然需求,也是促進機電工業持續發展的一項基礎工作,勢在必行。
機械工業主管部門十分重視行業環境管理工作。1997年原機械工業部就批準成立了機械工業環境管理體系認證中心。1999年3月29日國家機械工業局發出《關于認真貫徹環境管理系列標準和開展環境管理體系認證試點工作的通知》。結合這個《通知》,筆者對在機電工業推行ISO14000標準的具體作法提出以下建議:
努力做好標準的宣貫和培訓:
積極而穩妥地開展環境管理體系認證試點工作。在機電行業推行ISO14000認證,主要考慮:出口企業、高新技術企業、三資企業、對環境影響比較敏感的企業、大型骨干企業和企業集團。
切實加強組織和服務工作:
ISO14000與ISO9000的一個重要不同點是:政府的作用不同。ISO9000要解決的是滿足顧客的需求,完全是市場行為。而ISO14000涉及到遵守環境法律法規的承諾,要滿足職工、顧客、社區社會各界對環境保護和污染預防的需要。認證不認證,是企業自愿行為,但主管部門和認證機構能不能積極地做好推動、組織、服務工作,效果就大不一樣、實施ISO14000標準是國際上一種發展趨勢,我們要從現在開始,做好工作,推動ISO14000標準的實施,促進機電工業健康、持續發展。